
成都疫情最新情况
1月9日,河北石家庄一大爷不戴口罩不顾阻拦强行闯卡试图外出,并与小区防疫人员发生冲突,冲突期间曾试图抢夺防疫人员手机并多次辱骂道,“你算是个什么东西”,防疫人员阻拦无果遂报警。
《通知》强调,各地要及时储备口罩、消毒液、防寒等物资,满足一线工作人员需求。加强值班值守,持续对公园进行管理监控,充分利用视频监控、GPS定位等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金融消费者亟须提升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意识。近日,中国银联发布的调查显示,认为自我保护能力非常好的受访者仅占所有受访者的28%。一些消费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客观上加大了个人金融信息保护难度。应加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宣传,引导消费者不向他人随意透露个人金融信息、在可靠的网络环境下进行支付、网购付款时使用正规支付工具……数字时代,进一步加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需要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
1月20日,《中国纪检监察报》“纪法周刊”板块刊出一篇专题文章,以此前落马获刑的“贵州虎”——贵州省委原常委、原副省长王晓光一案为引,对以“茅台腐败”为代表的通过名贵特产输送非法利益的现象做出了深入的剖析与批判。文章题为《斩断茅台非法利益输送链,推进名贵特产特殊资源专项治理》,其中不少腐败细节令人大为震惊,也让我们看到:小小一瓶茅台酒,究竟能在腐败链条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数字时代,信息对金融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几年,企业和个人的金融信息和数据被深度开放和运用,一方面满足了消费者的金融服务需求,另一方面也不断推动金融业经营模式、管理方式的变革和优化。例如,因为越来越了解用户的消费习惯、还款习惯等信用信息,金融机构能够向消费者提供合理的贷款额度。再如,疫情防控期间,不少金融机构推出的无接触贷款之所以能脱离线下网点存在,正是建立在线上对信用信息的分析和运用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一直是金融业努力的方向之一。信息应用得当,可以较大幅度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可得性和普惠性。
郑州市已对排查出的周某某在郑的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25人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对所就餐场所外环境采样45个点位,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对就餐餐馆进行终末消毒并暂停营业。
(张晓雨)